全国热线: 159-7427-1831 / 153-6783-3952

首页行业新闻 液相色谱仪流动相如何科学选择,本文来告诉你[今日更新]

液相色谱仪流动相如何科学选择,本文来告诉你[今日更新]

2025年09月12日13:44 

液相色谱仪流动相如何科学选择,在液相色谱分析中,流动相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分离效果、峰形质量与分析效率。错误的流动相可能导致峰形拖尾、分离度不足或分析时间过长,严重时甚至导致分析失败。面对多样化的流动相组合,如何科学选择最适合的流动相成为色谱分析的关键环节,今天天恒就带大家来了解液相色谱仪流动相如何科学选择。

安捷伦 1290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

液相色谱仪流动相的选择首先需要考虑化合物的极性与溶解度。极性化合物通常需要极性流动相(如水/甲醇),而非极性化合物则适合非极性流动相(如甲醇/己烷)。流动相的极性应与待分离组分的极性相匹配,以确保良好的溶解性和分离效果。例如,对于极性较强的药物分子,使用高比例水相的流动相更为合适;而对于疏水性化合物,则需要增加有机溶剂比例。


pH值是影响流动相选择的关键因素。对于含有可电离官能团的化合物(如羧酸、氨基),流动相的pH值会显著影响其电离状态和保留行为。在反相色谱中,通过调节流动相pH值,可以抑制弱酸或弱碱的解离,增加其在固定相上的保留。分析弱酸样品时,通常使用pH值为2-3的缓冲溶液;分析弱碱样品时,则使用pH值为7-8的缓冲溶液。pH值的控制应避免在化合物的pKa值附近,否则微小的pH变化会导致保留和选择性的剧烈波动。


三倍规则是流动相比例调整的实用方法:每减少10%的有机溶剂(甲醇或乙腈)比例,保留因子约增加3倍。这一规律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快速找到合适的流动相比例。当分离达到一定程度后,应将有机溶剂10%的改变量调整为5%,并逐渐降低调整率,直至各组分的分离情况不再变化。


流动相的组成与比例需要与检测器兼容。使用UV检测器时,流动相应在检测波长下无吸收或吸收很小;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时,应选择折光系数与样品差别较大的溶剂。此外,流动相应具有低粘度(<2cp),以确保溶质扩散和传质效率,避免柱压过高。


流动相的脱气是不可忽视的环节。HPLC系统中,溶解在流动相中的氧气会导致气泡产生,影响泵的工作、柱的分离效率和检测器的灵敏度。因此,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充分脱气,通常采用超声脱气或在线脱气装置。

网友热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