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吸收光谱仪工作原理,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实验室中用于元素定量分析的核心仪器,其通过测量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,实现微量及痕量元素的精准检测。该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发展以来,凭借灵敏度高、选择性好、操作简便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、食品安全、地质勘探、生物医药等领域,成为现代分析化学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
一、原子吸收光谱的核心原理:能量跃迁与选择性吸收
原子吸收光谱的核心原理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量子化特性。每个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具有特定的能级分布,当外界辐射能量恰好等于基态(最低能级)与激发态(较高能级)的能量差时,基态原子会吸收该波长的光子,电子跃迁至激发态,产生特征吸收光谱。
共振吸收线: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吸收线称为共振线,其波长最短、强度最大,是元素分析中最灵敏的谱线。例如,铜元素的共振吸收线位于324.7nm,铁元素为248.3nm。
比尔-朗伯定律:吸光度(A)与样品中元素浓度(C)成正比,即A=κC(κ为比例常数)。通过测量吸光度,可推算出元素含量。
二、仪器结构:四大系统协同工作

多功能溯源条码一体农残仪
北京普析TAS-990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
TRACE1300系列气相色谱
水质综合检测箱
电话咨询
产品中心
天恒优势
关于天恒仪器